河南代加工如何更好对接国内市场拼多多副总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杨桂芳
工厂端直面C端如何获得流量加持?国产品牌如何在外资巨头集聚的红海领域打开口子?
新电商平台拼多多推出了“新品牌计划2.0”,计划通过C2M(客对厂)模式,将国内中小微制造企业和消费者连接起来。
这对河南适合电商平台的代加工企业和小微企业来说,是打开国内市场的不错机遇。
将扫地机器人卖到五六线城市,为该行业开拓数十倍的增量市场,这样的案例在拼多多上不是神话。
10月22日,上海黄浦江畔,拼多多发布了“新品牌计划2.0”:在到年,拼多多将开拓一万亿定制化产品增量市场,推出10万款定制化产品,协助家制造企业,并通过百亿补贴加持,秒拼事业群测款和定制化品牌推广方案,孵化更多自主品牌。
在业内看来,国内中小微企业、外贸工厂、代加工企业在目前国际贸易变数未知和全球疫情情况下,希望尽快打开国内市场,融入双循环。拼多多“新品牌计划”无疑为这些企业们提供了发展契机。
拼多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9月底,拼多多新品牌计划收到了超过数万家企业的申请,目前已有超过家企业参与定制化生产,推出多款定制化产品,产生4.6亿笔定制化产品订单,今年第三季度日均定制化产品订单量超过万单。在拼多多平台上,诸如南方生活、棉致、三禾锅具、家卫士等超过个新品牌脱颖而出。
在河南,有着庞大的代加工企业群体,涵盖服饰鞋帽、化妆用品、家居电器等多个品类。今年全球疫情下,他们通过外贸转内销,寻找进入国内市场的办法。
在新品牌计划中,他们如何借势?
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拼多多副总裁陈秋提到,以往代工企业直接对接品牌方、国际零售商、国际订单需求方,与市场密切度不高,且很多代工企业市场团队建设不完善,但国内市场更加复杂,需要长期坚持。
“对于有能力有意愿长期坚持国内市场的代工企业,我们会第一时间开放所有需求数据和更多流量,帮助他们更好发展。”陈秋表示,对于包括河南在内的代工厂家,我们会提供完整的扶持方案,首先是开辟绿色通道方便入驻开店,同时拼多多还会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帮助没有经验的代工厂家利用好电商平台。除此之外,将划拨更大的流量,来帮助代工企业对接市场。
另外,在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中,陈秋还提到,拼多多与河南的合作目前主要在农副产品方面。就在今年10月初,拼多多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上线了“豫农优品馆”。未来拼多多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河南农产品走向市场,也会帮助河南培育更多农副产品的新品牌,并和伊赛、好想你、双汇等食品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
需求旺盛的下沉市场是品牌们加入新品牌计划的主要动力。陈秋提到,中国本土品牌崛起的拐点已经到来,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下,在增长的国内市场中,必定会崛起一大批本土新品牌出来。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世界顶级厨具品牌生产商金辉刀剪,在尝试自主品牌折戟后,选择收购了剪刀行业著名IP“王麻子”。其副总经理钟嘉良发现王麻子品牌认知度并不高。
今年,在拼多多运营团队支持下,基于国内消费者需求,金辉刀剪研发了一款“王麻子”砍切两用菜刀,用国际大牌的材质,功能更多,且价格只有前者的四分之一。这把刀帮助金辉刀剪劈开了内销市场,也刷新了消费者对“王麻子”的记忆。目前,仅拼多多上的“王麻子”相关刀剪销售额就近万元。
百雀羚社交电商事业部总经理李进认为,三四五六线城市的消费者可支配收入远远高于一二线城市,小镇青年、小镇贵妇们其实有着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也具有强势的购买力。国货品牌之所以崛起,源于国货品牌品质提升和低溢价行为、以及差异化产品定位、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认知、以及电商和渠道下沉为本土品牌带来新的机遇。
即使如此,大多数小微企业并没有像王麻子剪刀、百雀羚这样的品牌知名度。现实中,中小品牌往往面临着产品质量高、但品牌知名度低的现象,发展中步履维艰。
这种困境该如何打破,新品牌如何才能培育起来?
陈秋用“培育一个品牌很困难,因此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中国品牌都是相对稀缺的”来描述。
他提到,拼多多通过为工厂提供数据、产品开发以及定价建议,同时建立供需模型,帮助企业在消费者中进行流通、营销和品牌触达。在成本控制上,拼多多采取“超短供应链”的办法,将供应链打造成从生产方到物流方到消费者的极简供应链,以普惠方式,提升产品在终端市场竞争力。
据陈秋介绍,升级后的“新品牌计划”将扶持目标加大,年-年扶持个产业带,订制10万款新品牌产品,带动1万亿销售额。另外,合作伙伴扩容。将原来从头部代工企业为主,扩展到为全中国优质制造企业服务,数量从家提升至家。
在合作模式创新上,从帮助代工企业孵化自主品牌,升级为代工企业自主品牌培育、知名品牌子品牌打造、新锐品牌扶持、国货老品牌再造等四种模式。
(编辑刘梦鸽吴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