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力中小企业品牌升级
丝飘是“拼品牌”的代表之一。通过拼多多,丝飘的年销售额增长超过10倍,成为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新兴品牌。(来源:陈科儒)
经过多年为国际品牌代工的经验,中国工厂沉淀下来一批具有优质生产工艺和设计能力的厂商,具有较强的打造自主品牌需求。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通过电商平台获取、存储、积累、分析数据,可以实现品牌升级和转型,进而带动行业增长。
企业生产什么,大数据说了算
2年前,江苏丝飘还是一家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代工厂,2年后,大数据让这家企业起死回生。公司董事长钮广兰在回忆公司的电商之路谈到:“拼多多团队来考察我们的生产线,随后提供了很多数据支撑,包括产品规格、包装设计以及定价区间。”丝飘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了30包的大规格、小包装的产品,1个月之后,该单品的订单量便突破3万单。
丝飘所面临的,正是中国制造企业的“品牌困境”,中国中小企业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但却很难建立起自主品牌。
安徽德力也已经是中国领军型制造力量,但在培育自主品牌的过程中,同样也遭遇了瓶颈。德力拥有亚洲最大的日用玻璃器皿生产工厂,是国内首家日用玻璃上市企业,产品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在国内市场,部分国际品牌的日用玻璃遭遇疯抢,实际上这些产品都是德力设计生产的,有的过一遍保税区,就成了进口产品。”德力高级副总裁程英岭称。
有顶尖产品、无品牌认知,这是一批国内领军制造企业的惯有问题。浙江三禾,也是另一家代表长三角尖端制造力量的企业。数据显示,在意大利,每10户家庭中,约有5户使用的锅具由三禾制造。
“现在,丝飘已经成了一家标准的C2M(顾客对工厂)模式的企业,客户有多少种需求,我们就能生产多少种产品,基本实现了以需定产。”钮广兰补充表示,“我们还开拓了海外市场。能做到国外去,成为国外一个知名品牌,这在几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表示:“传统零售商和电商的出发点是帮助商家卖出商品,拼多多的出发点则是帮助用户找到最契合自己的商品,如果市场上不存在这个商品,那么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造’出来。”这就是拼多多“新品牌计划”的初衷,成为一个用户和商家沟通的平台。
供应链精准,供给即创新
如果说丝飘纸巾实现了产品从无到有的转变,那么安徽德力则是供应链精准供给的创新典型。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认为,“新品牌计划”解决了企业的主要增长性难题,一是通过需求前置化,让消费者的意志来决定新品研发和投产的方向,极大降低了研发投入的不确定性。二是在此基础上,用稳定需求推动了企业的高成长。
据悉,“新品牌计划”所孵化的品牌和产品,不仅在拼多多平台脱颖而出,也在其它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一骑绝尘。对此,达达认为,带动行业集体增长,正是拼多多的初衷。“‘新品牌计划’不是为拼多多孵化品牌,而是为全国消费培育品牌、创造优质产品。”“我们的定位很明确,互联网平台只是服务商,而不是掌控者。制造企业是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主要供给者,消费者是产业变革的决定者。”达达表示。
“德力拥有业内最顶尖的生产线和供应链基础,三禾建立了不可或缺的国际市场地位,针对这类企业,‘新品牌计划’主要有两大措施,一是提供数据、产品开发以及定价建议,做更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二是建立直达消费者的供需模型,大幅降低企业流通、营销、品牌触达的成本,携手创造最具价格优势的冠军单品,在短时间内通过销量规模迅速形成品牌认知和口碑效应。”拼多多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陈秋表示。
产业互联网,助力品牌升级转型
“中国的制造企业正面临新一轮的集体品牌化转型,但在现有的市场机制下,这个转型过程会相当漫长和困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春宇表示,中国的制造能力和需求供给之间的错位长期存在。
产业互联网背景下,电商成为助力制造业智能升级的重要一环。消费大数据指导上游生产变革,消灭库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制造商工厂专注擅长的生产环节,电商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帮助工厂孵化自有品牌,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指出:“‘产业互联网’更多强调的是供给侧的改造,而‘新品牌计划’目前更多侧重于需求侧和流通侧。在此基础上,‘新品牌计划’的下一步重点,可以充分发挥技术公司的优势,逐步加强信息、物联、5G技术在成员企业生产体系的应用,实施更为精准的改革方案。”
未来,企业需要数据驱动,通过大数据战略升级打破企业数据孤岛,引领行业数据协同,实现成本效率优化。拼多多探索的“新品牌计划”,有望加速工厂在“新消费”时代的蝶变。(海外网吴迪)
《人民日报海外版》(年07月05日第08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