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35岁中国太太的家,因会布置而走红

我心中的优秀家居设计师,不应该像陶某人那样为了自己的审美去堆砌住宅。

而是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把家装的舒适实用,让小家越住越顺心。

说到空间的布局,不得不提“生活博物馆”这个称谓。

他们可以做到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让每一个空间独立却又紧密贴合,1㎡都不浪费,就连小家也能装出“大宅范”。

也许,这就是设计最本质的“初衷”,也是设计的魅力。

本期精选的住宅案例,是一位35岁女主

谷子的家,她是广东某大学的一名的老师,自己动手设计的老房子被誉为“餐桌的延伸”,装修出来的效果,被网友称为“时光博物馆”。

这套住宅是我见过的装修改造的案例当中,最独特、最温暖、最让人敬佩的一套设计案例,无论是动线、收纳、还是空间的利用率都堪称“教科书级”的大作。

相信你也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她家是如何布置的吧,下面就跟随coco一起去看看这套经典的住宅改造案例吧。

注:谷子家的住宅设计亮点太多了,所以文章篇幅有点长,不过干货满满,希望大家耐心阅读。

住宅基本信息和设计理念

本期介绍的案例位于广东广州,面积90㎡,常住人口为谷子女士、雨先生和他们的女儿芽芽。

房子户型是三房一厅一厨一卫,正好满足了一家三口生活在里面。

改造后的房子格局整体上没有变化,只是做原本的基础上做出以下改动:

拆掉了儿童房与阳台之间的非承重墙,增加空间。

儿童房门从进大门的左侧,改到和室的右侧。

原来的客厅变成了阅读区。

书房变成了可以会客的“和室”。

早在开始设计以前,谷子老师和雨先生就在心里描绘出了家的模样,现在直接明确的分工,将心中的理想直接体现在了设计成果上。他们给这个家起了个名字,叫“生活博物馆”。

玄关

玄关处和不少老房子一样,没有可以打造独立玄关的区域,如何在满足收纳的同时,兼顾一种清清爽爽的利落感,就成了设计玄关的最大难题。

首先,女主利用一条镶有旧挂钩的老木条,DIY了一个收纳区,悬挂一家人出门携带的包包和每天换下的外套等物品。

看似简单的木条,带来一丝偏中式的色彩,让整个玄关区域有了古典安静的韵味。

▲玄关视角

这个视角可以看到整个玄关区的布置,简单利索。

一个矮小的的鞋柜,容量刚刚装得下一家人当季鞋子以及访客的拖鞋,帽子和钥匙也有了归宿。

进门的位置的小矮凳,是芽芽幼年的一张小木沙发,现在用来当作换鞋凳,坐上去换鞋绑带,不高也不矮,一切都是刚刚好。

进门的小沙发,是谷子女士从原来的家具中留下的唯一“物产”,它将继续见证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客厅

原本客厅的布局背对阳光,在“老气”的家具的衬托下,整个家里显得非常没有活力,部分家具还阻挡了阳光的光线。

一个家真正需要的不是装饰门面的“客厅”,而是照顾一家人生活的起居室。

所以,改造后的客厅摒弃了传统的沙发,茶几,让客厅变得“空无一物”。

明媚的阳光,通过大扇窗户,洒落在每个空间,当阳光在这个家里”歇脚“的时候,整个空间显得古香古色,就像一个生活博物馆。

这样的布置,无限拉近了家人的距离,让家里每个空间相互关联,每次抬头都可以看见彼此在身边。

同时,也布置了很多细节设计,一人一张单人椅、手边小小的茶几、两盏落地灯,组成了独属两人的角落。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客厅布置了两组小小的书柜,装满了犒劳心灵的“闲书”.

家居的布置,影响着一家人的生活习惯,更多的状态是一家人,临窗而坐:

玩闹时,欢声笑语。

安静时,以书为伴。

理想的阅读,是身体力行,耳濡目染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没有吵闹着玩电子产品,孩子还是希望父母陪着自己玩耍,看看书,讲个故事。

谷子看来,想让孩子爱上阅读,父母首先就要以身作则,所以每次都会和雨先生陪着芽芽读书。

客厅没有以电视柜为中心,去客厅化的设计,也许很多人不理解,但是,体验过的人才知道有多爽。

在客厅与餐厅之间,布置了一组功能性柜子,既作为隔断,也作为电视柜。

谷子老师觉得任何事情都要劳逸结合,睡觉前让芽芽看会动画片,放松的同时保持童趣。

餐厅

原始餐厅与客厅相连,虽然是“横厅”的布置,却没有“横厅”的大气。

整个空间没有合理的划分,导致餐厅空间显得空旷且凌乱。

改造后的餐厅,简单而温馨,关于餐厅,要从一张餐桌说起。

食物是最能唤醒人最深情的感情,也是家人最好的沟通方式,对家的爱,便从一张餐桌蔓延开来。

一张简简单单的长条椅,与靠背椅餐椅形成差异,节省空间又具有古朴的韵味。

长长的条椅,满足了芽芽喜欢边吃边爬的小爱好,这也是独属于芽芽和

谷子的固定宝座。

餐厅坐落在整个家的中心区域,整个空间由长条椅后面的柜子做隔断,既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独立区域,又可以让空间相互关联。

左手连着客厅、右边牵着厨房,面对的是和室。

整个餐厅就像一个纽扣,串联着房子的每一个空间,凝聚起了家的温度。

和室

原本家里有一个专门的书房,里面塞满了女主

谷子和雨先生的书籍,虽然书香气浓郁,但是整体环境感觉有点沉闷压抑。

为了改变这种压抑感,原本的书房变成了现在的和室,只看图片,景色美的就会让人误会这是那个民宿,但是,它只是女主

谷子生活博物馆的一角。

但是,对于谷子来说,这只是一个“无用”的空间。

所谓的“无用”,不是没有用处,而是没有固定的用途。

和室的功能是流动的,可以和朋友谈笑风月,也可以和芽芽一起捏粘土,摆弄玩具,同时还可以给客人提供安心休息的场所。

“和室”中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两个矮柜和一张矮桌,简单而实用。

和室空间,原本是书房,谷子觉得没有必要特别设置一个书房,有没有书房,并不是一个家庭中有没有文化的标志。

在很多人对书房的认知,应该是工作加班或者监督孩子做作业的地方。

但是,看了女主的改造才明白,书房也可以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空间。

主卧

原本的卧室并不小,但是大部分被芽芽的玩具占满,超大的床占了卧室三分之一的位置,整个空间显得拥挤不堪。

改造后,女主

谷子只做了一个床架,上面直接铺床垫,就组成了一张简易的床,舒适而简单。

床垫下的架子当中,其实,还隐藏着一个储物空间,满足了收纳的需求。

两盏吊灯从屋顶垂到床头边,刚好照亮床头一角。

地台下的灯带,方便夜里起床去厕所,假窗灯箱微弱昏黄的灯光,营造出了慵懒自在的氛围。

卧室大面积的使用白色,有助于提高视觉效果上的简洁度,低矮的家具让空间更通透,完全没有压抑感。

儿童房

原始的儿童房,就和无数的老房子的儿童房一样,挂满了家中的杂物。

改造后的儿童房,形成了一个原木色调的空间,宽敞的落地窗,让空间倍显温馨,是家里最舒适的空间。

每天早上起床,太阳升起,日光透过和纸进入房内,芽芽随着朝阳从梦中醒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光就是最好的时钟。

儿童房只有简单的两个矮柜和一张床,矮柜刚好够芽芽的身高。

一个储衣,一个挂衣,每天的衣服自己整理搭配,培养芽芽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和一般的移动门不同,“雪见门”可以开启下半部,这样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外面葱茏的绿意。

简单的空间,具有“成长性”。

在未来将伴随着芽芽走过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直至大学离家。

而不是现在为了符合自己对未来的设想提前把属于孩子的空间预定好。

大面积的留白,让孩子感觉到自如的同时,给予她属于自己的探索和创造,在成长的道路上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把黑板搬进房间里,专门用来芽芽的涂涂画画,满足小孩子的奇思妙想,充分激发孩子的创作乐趣。

厨房

如果说餐厅是家的“舞台”,那厨房就是幸福的“后台”,制造美味的地方。

▲改造前的厨房

原始厨房昏暗杂乱,杂物没有固定的位置,每天做饭都无从下手。

女主谷子自己亲手定制了橱柜,标明了每一层抽屉每一格要放什么食品佐料,再根据摆放的锅具杯碟确定每一层隔板的高度。

厨房是家人共同劳作的空间,而不是孤独的空间。

只有共同劳作和付出,才能让家更有爱。

一个有爱的家庭里,一定摆放着一张有温度的餐桌,而支撑一张有温度的餐桌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厨房。

幸福的亲子时光,相爱的两个人和他们的“电灯泡”。

雨先生是四川人,爱吃麻辣重口味,所以饭桌上总是少不了一道重口味的菜肴。

一日三餐,五谷杂粮,四时安康,这就是生活。

卫生间

原始的卫生间凌乱不说,有些地方发黑发霉,是真的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重新改造后,浴室成了最大的亮点,用的是防腐木。

独立的芽芽自己可以洗自己的小熊,而不是会把他们扔到洗衣机里面。

洗手台的下面放置了几个编制的收纳篮用来储物。

马桶的位置为芽芽放置了一个小小的台阶,用来给芽芽垫脚。

阳台

▲改造前的阳台

原始阳台采光很好,但是作用全部都用来晾晒,不锈钢的防盗网挂满衣物的时候,让阳台少了一丝温柔治愈。

改造后,原本的阳台用一台烘干机,换来的度大阳台,满足了

谷子夫妇对外廊的想象和冬日里晒太阳的奢望,还让芽芽的房间变成了真正的阳光房。

外廊下的藤编收纳篮,防晒能力满分,收纳能力也超级厉害,为芽芽的玩具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在这里,谷子可以陪芽芽度过欢乐的亲子时光。

文末总结:

所谓家,就是必须要有人去关心,去布置,去爱,让这个家成为一个有生命、有灵魂、有温度的存在。

让居住在这个房子里的人,能够自由、快乐、幸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