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100平,收纳设计师的家,怎么那
房子大就一定整洁有序吗,真不是!
这位屋主,是一位收纳设计师,85后,之前的家平左右,因为当时装修不懂,自己工作也忙,居住舒适度欠佳。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把家换成了使用面积99平的房子,面积缩小一半,但自己动手设计装修,收纳布置,尽管住了三代人,家里反而更加井井有条了。
看完她家,不仅能学一些装修细节,收纳方法也挺让人吃惊的~
户型改动原始的户型图是比较方正的,也没有过大的硬伤,因此屋主只是在厨房和入户处做了墙体改动。
原始户型图将原来的入户花园和露台改成了玄关和储物间,厨房旁边的生活阳台也牺牲掉,并向客厅一边外扩30cm,将厨房做成开放式,空间大很多。
改动后的户型其余的改动主要在软装、动线设计、收纳整理方面下功夫,为了尽可能契合家里所有人的生活习惯,她把家人的回家动线至少研究了遍:
老公下班后一般做什么?老妈晚上起夜不喜欢开灯,怎么设计路线更安全?宝宝上学穿衣服、牙刷、吃饭路线是什么样的?如何减轻家务等等。
这些问题想得越清楚,后面的家住的越舒适,拿屋主的话说:我家不一定是最好看的,但实用性一定最强!
玄关这是入户门原始的图片,本身是花园和露台,屋主直接在这里砌了一堵墙,把它分成了玄关和储物间。
虽然牺牲掉了一些采光,但实用性大大增加,从客厅看去,玄关左边是一组鞋柜,右边是小物件收纳区。
我们先来看看鞋柜,我们一般的鞋柜设计,都是通顶柜子,加一个镂空的懒人踢,但屋主家的设计有点特别。
下面不仅做了懒人踢,还有四排开放鞋柜,这让我想到了,虽然自己家里也设计了懒人踢,但当季的鞋子确实很难全部塞下,穿过的放进柜子里又不合适,导致玄关处还是乱糟糟的。
屋主的这种设计,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当季的鞋子就全部放在下面的开放抽屉处,好拿好取,还能保持玄关整洁,简直不要太巧妙。
柜子打开后,内部也被进行了严格分区,左边是大柜子,用来放大件的购物车,箱子等,右边是包包、衣物玄关处,其余位置都是鞋子收纳区。
柜子里的层板都是可活动的,方便随时根据物件多少,调整分区。
玄关右边是镜子、几个凳子挂钩和一个小挂柜。
高处的挂钩是给屋主和老公的,挂包包和帽子之类的,低处的是给宝宝的,方便他放学回家后,能把小书包挂上去,也能帮助宝宝养成良好习惯。
挂钩旁的小柜子,抽屉里主要收纳一些小剪刀、耳机、眼镜等随时要用的小物件。
抽屉下面的储物区,放孩子的足球、篮球之类的,旁边还放了一小盒消毒湿巾,方便随时擦球上的脏物。
屋主对于玄关的理念就是,所有进门后的脏东西,尽量都在这里处理掉,不要带回室内,这个理念我们都可借鉴下。
客厅当初为了设计全家满意的客厅,屋主真的是煞费苦心,老公爱看书,得有书柜,孩子喜欢在客厅玩,得有属于孩子的区域。
因为要不要给客厅放电视,还跟老妈起了冲突,最后商量把电视设计在老人房,为了孝敬老妈,也给她买了喜欢的摇椅。
客厅没有做过多的装饰,全部大白墙,再加上阳台的落地窗,通透感足够。
黑色的双人位沙发,一个摇椅,再配上一个小茶几,够全家使用,因为都是小尺寸的,省了不少空间,孩子在客厅自由奔跑的空间很充足。
书柜没有选择一通到顶的定制柜,而是用宜家的卡莱克大柜子组装而成,上面空余的位置,摆放了挂画和植物,让客厅显得不那么单调。
开放式柜子,放一些日常读物,满足先生和宝宝日常的读书需求。
为了方便拿取柜子里的东西,细心的屋主,给每个柜门上都贴了标签。
柜子打开后,里面也是整整齐齐,数据线用专门的拉链袋收纳,电池用闲置纸板做了隔挡,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位置。
屋主说这样操作后,连宝宝拿东西后都记得放回原位,有助于全家养成收纳好习惯。
餐厅因为全屋没有书房,所以餐桌是需要兼具办公需求的,所以选了长方形的。
餐边柜是位于储物间一侧的,不仅起到了储物功能,还满足了隔开餐厅和储物间的作用。
从客厅看去,餐边柜就是这样子的,窄窄一个。
上方的玻璃柜门主要用来收纳摆件,孩子的乐高、手办之类,下面是碗盘、杯子、酒的收纳。
底部的柜子,属于家里的月光宝盒,家里所有人最珍贵的记忆都藏在这里。
就连宝宝最爱的圣诞礼物,也知道归纳在此处。
所以,大人良好的收纳习惯,对孩子也是很有帮助的。
厨房厨房是牺牲了生活阳台,并向客厅处扩出30cm得到的舒适空间,面积扩大后,做饭体验感会好很多。
屋主喜欢开放式的厨房,在原来门的一侧做了岛台,这样做饭的时候,全家人都能随时交流,家庭氛围非常好。
作为收纳设计师,屋主对厨房台面的要求就是,必须保持空无一物,看起来整洁有序,清洁的时候也能一擦到底。
厨房的物品,大部分收纳在柜子里,使用频率高的小部分就壁挂在墙面上,拿取方便。
抽屉里也都是有明确分隔的,设计的隔挡,能将不规则的勺子、铲子之类通通收纳进去,锅具也是放在滑轮收纳箱里,看着一目了然,整洁有序。
卧室主卧原本是有一个飘台的,没有什么用,还显得房间很小,屋主毫不犹豫地将它砸掉了。
事实证明,这样做是非常明智的,做了落地的玻璃推拉门,整体视野非常好,打开后通风也很棒。
其实,对于家里有飘窗的,新小住的建议就是,能砸就砸,花里胡哨的布置,最后基本都沦为了杂物堆。
主卧整体也是以白色为主,床头没有做背景,而是选择简单的挂画,清新自然。
床尾放了一个斗柜、次净衣架、和一个成品的挂衣柜,斗柜收纳卧室的小杂物,次净衣架挂穿了一两次的衣服,成品挂衣柜,也是衣物、熨斗、梯子等的收纳处。
从床尾位置看去,中间是主卧卫生间,两边挂拉帘的是屋主的开放式衣帽间。
两边各一个,老公、老婆的衣服分开放,互不打扰。
看到床旁边墙面上挂的小柜子了吗,刚开始还挺纳闷是干什么的,打开后,简直太惊喜。
是属于屋主的饰品柜,琳琅满目,想必女人看了都会心动吧。
饰品柜门都是带有镜子的,打开后,在这里就能搭配首饰,整理仪容仪表,屋主简直不要太聪明。
主卫是正方形的空间,淋浴区设计在靠窗位置,马桶和台盆正对着放,空间允许的话,其实错开会更好一些。
淋浴区没有选择玻璃隔断和挡水条,而是用隐形浴帘代替,每次洗完澡晾一会就干了,再收回去,显得卫生间空间很大,同时也降低了打扫隔断的麻烦。
洗漱盆下面用了一个抽屉式的收纳筐,把各种洗浴用品放进去,非常合适。
而且,原本不好用的空间被分成上下两层,一定程度上扩充了收纳空间。
马桶上方安装了一个电热毛巾架,洗澡的时候,把浴巾放在这里,用起来温温热热的,非常舒服。
次卫次卫做了干湿分离,干区设计了一大一小两个洗手盆,小的高度是78cm左右,方便宝宝使用。
洗漱台底部放了一个筐子,可以用来收纳一些杂物,空间允许的话,其实可以多放两个,遮住下面的管道,看起来会更加美观。
因为次卫对着老人房的门,于是就将镜子设计在柜子里面。
湿区是淋浴房和马桶区,只有1.4m,按正常尺寸是需要1.8米的,虽然小了一点,但使用感也差不太多。
阳台主卧本身是不通向阳台的,屋主将飘窗砸掉后,就变成了主卧、儿童房、厨房均可通向阳台。
超长的大阳台,给了屋主足够的发挥空间,三个边加顶部都是玻璃窗,整体采光非常好。
摆放一个大圆桌,平时在这里看书、聊天,简直不要太惬意。
整面窗的白纱窗帘,让阳台感觉非常飘逸。
阳台的一头放了一个小型的洗手台,上面是一个简易挂衣架,平时在这里手洗衣服,晾晒衣物,占空间面积小,丝毫不影响阳台的整体感。
就连洗衣机也是利用了儿童房的一点空间。
洗衣机侧面的位置,有一个小夹缝,屋主在这里放了一个夹缝小推车。
日常用的清洁产品,收纳在这里刚刚好。
走廊走廊宽度有1.2米,不算窄,如果什么也不放就有点浪费了,大件也没法放。
屋主灵机一动,就将饰品柜装在了这里,薄薄的,不占空间,作为孩子的小物收纳区很合适。
打开后,里面都是孩子的作品,手工工具、绘画作品、奖状等,专属于孩子的空间,他非常喜欢。
儿童房儿童房算是家里最花哨的地方了,白色墙面搭配了一点淡绿色,富有童真且一点不浮夸。
考虑到孩子是一直成长的,所有的家具布置都是可移动的,床是可伸缩的,能调节1.4、1.7、2.0米三种不同长度。
床对面就是孩子的玩具和图书区。
玩具区旁边是一个小衣柜,为了方便孩子整理,全部设计为了挂区。
而且,挂杆高度是可以调节的,方便根据孩子的身高随时调整。
储物间储物间位于玄关的背面,主要有三面墙可利用,餐边柜的背后,是做了一个货架,用来收纳家里的行李箱、打印机等杂物。
靠客厅这边的墙体是做了整面墙的洞洞板,家里所有的清洁工具都收纳在这里,因为没有书房,就在这里腾出了一点位置,放了电脑和主机。
这里本来是一面白墙,被屋主刷上了黑板漆,成了孩子的艺术乐园,大人有什么好的idea,也能在上面随时记录。
老人房老人房门的位置是经过改动的,原来是与儿童房正对的,做不了大衣柜,门改到卫生间位置后,2.4大大衣柜妥妥放下了。
为了方便老人看电视,特地这房内规划了电视机。
屋主真的是非常孝顺的,老人晚上爱起夜,但又不舍得开灯,她就在床边、走廊、卫生间处均设计了小夜灯,保证老人安全。
好的设计一定是以人为本的,为屋主的孝心点个赞。
结语屋主的家位于广东深圳,使用面积99平,装修总共花费40万,不算少,但各方面都达到了屋主的要求,住着也非常舒心。
看了本期案例,你有什么想说的,留言区讨论起来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