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锅选购攻略熟铁生铁不锈钢等哪个材

家用炒锅怎么选的问题,让我这个能把菜炒到油烟机里的老厨男为你一一解答?那只是一个意外,怪只怪油烟机吸力太强啊!!!!!

一、哪种炒锅材质才是最优解?

1.1除了材质还有那些因素需要考虑

在讲材质选择之前,我们先调换一下顺序,先来看一看除了材质以外,需要考虑的因素。我归纳了三点,各位大爷......咳咳,看官请看。(因为材质部分有点过于干货,希望你先看到点Q弹的)

尺寸选择:尺寸决定了大家能不能吃饱的问题,口径大小决定了锅的容量,家里人多尽量选择32cm以上,添丁进口,亲朋好友来访能用的开,但口径越大、重量越大,这一点要量力而行。

新手入门或者家里人少,口径建议32cm以下,够用,而且小白也好练手,一锅菜炒废了,量也小,硬着头皮也吃得下。

重量选择:这个选项决定了,炒个菜下来,是大汗淋漓,没有食欲,还是清清爽爽,胃口大开。我现在使用的这口油锅是1.37kg,很轻便使用起来很舒服。

建议不超过1.6kg为好,女孩子或者力气小,可以更轻一些。做饭不是健身,是件开心事,轻轻松松的,太累不值得,那些健身也很开心的,快快走开,我肚子上的肉,不喜欢你们。

锅的深度:这个选项呢,大的影响没有,主要是为了凑数,手动狗头。但深一点的锅好,对颠勺更有好,颠起来更舒服,不会迸溅。不会颠勺的,翻动食材的时候,地方够大。

大家根据自己家里的情况来,有时候也不要贪大、太大的重量肯定提升,最后炒菜累的是自己。

1.2炒锅的材质选择,哪一个才是最优解

一个材质能不能做成炒锅,那还真就是看“天赋”了,中式烹饪特别重视火候。甚至可以理解为,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是在爆炒,尤其很多烹汁的菜肴,从下锅到成菜可能也就几秒钟就完活啦。

这时候材质的“天赋”就得合格,不然怎么成为合格的打工锅。

什么是炒锅的天赋:

一、“导热性”要好,上火热的快,升温迅速,离火、小火也容易降温,说白了就是更容易控制火候,爆炒、小炒都不怕。导热性好的另一点优势,就是锅的整体升温更均匀,不会一个局部温度过高,而其他部分又不够热。

二、蓄能(比热容)还要适中,蓄能主要影响也还是火候灵敏度的问题,适中的比热容对于火候的变化反应灵敏,炒锅不是炖锅,炖锅要求蓄能高一些,炖锅需要小火慢炖,需要高蓄能带来的良好保温性。

而每一种金属材质,都有不同的导热性和比热容,我们只需要再常见的锅具材质中,挑出导热性好,比热容适中的就可以了。

这里列一张常见锅具金属的导热性、比热容表格,然后针对每一种材质的锅具做一个具体的说明分析,保证说人话、看得懂。

表中的数据大家不用记,下面我会针对每一个材质做具体的分析,也会附上它们的参数,往下看就好。

铸铁炒锅(生铁):

作为一个东北农村出身的猛汉,最怀念就是家里那口大铁锅炖出来的味道,炖大鹅、炖排骨、杀猪菜,不能再报菜名了,擦擦口水继续说,这口大黑锅就是典型的铸铁锅。

铸铁就是生铁,是钢铁加工中的初级产物,含碳高,脆性大,韧性低。所以只能用模具浇铸成“铸铁锅”。

因为浇铸工艺的原因铸铁锅身厚重,蓄能性良好,升温缓慢而均匀,离火以后不会很快的降温,所以是炖煮锅的好材质。例如近几年比较火的珐琅锅,其实就是搪瓷的铸铁锅。

但是作为炒锅的话,铸铁的导热性较差,升温太慢,对火候的反应不够灵敏,炒菜容易出水。而且锅很沉,老爷们都不一定颠得动它,炒菜又不是搞健身。

有一种情况下铸铁炒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就是家里的火力小,例如电陶炉、电磁炉、农村的土灶等情况,铸铁锅的蓄能高,可以解决锅温不够的问题,家里如果是正常的天然气灶,那么铸铁锅不是优先选项。

所以铸铁来做炒锅的选项:否定。

铜炒锅:

提起来铜锅,我想大部分人第一印象,就是铜锅涮肉,麻辣火锅真的是太香了。其实铜锅的形制种类也很多,但主要用于西式餐饮,西餐里会用铜锅来熬煮酱汁。

如果单单只看铜锅的数据,它的导热性非常好,升温迅速,比热容又不高,火候好掌控。虽然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大。

因为铜的质地太软了,经不起磕碰,对于中式家庭,炒菜的时候小勺碰大勺的,几顿饭下来就不定磕成什么样了,而且铜质十分容易氧化,保养和擦洗都需要专门的工具,这一身的公主病,用起来实在是心累!

所以铜作为炒锅的选项:否定。

铝炒锅:

纯铝的锅现在大家用的和见的都很少了,我还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经常会有翻砂倒模的手艺人到村里来。

各家各户会把不用的废铝、易拉罐之类的交给他,融化后做成锅、瓢、锅盖等各种生活用品,奶奶家里除了让我怀念的大炖菜,那个铝质的大锅盖也是印象深刻啊,小时候根本拿不动。

铝锅轻便,但是十分容易氧化,跟铜一样经不起磕碰。导热性能好,比热容(蓄能性)太强,容易糊锅粘锅。

现在纯铝锅具很少见,各大品牌几乎都不在做,少量露营品牌会有阳极氧化的铝锅,主要是因为铝锅较为轻便,适合露营使用,但不适合家庭使用。

现阶段纯铝锅具很少见,一般都是铝合金,主要是作为不粘锅的基材使用,后面不粘锅的部分会详细介绍。

所以铝作为炒锅的选项:否定。

PS:许多人说铝锅对身体不好,老赵我查证了一下,感觉并绝对。铝离子是对人体有害,但是因为铝锅表面氧化的快,所以很难产生铝离子,除非是酸性很大的食材。

不锈钢炒锅:

看过我之前厨刀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对于钢材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不锈钢跟碳钢的区别是加入了铬元素,游离的铬元素会保护铁质,提高了扛锈能力。

不锈钢的主要问题就是导热性太差,是几种金属中最低的,比铸铁还要低,导热性差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导热的均匀性会很差。

不锈钢锅具在加热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局部温度高,而其他地方温度低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导热性差引起的,这一点对于一个炒锅来讲是致命的,非常容易导致炒菜出水。

另一个问题是不锈钢的亲油性差,热锅凉油更难发挥作用,非常的容易粘锅,而且没有办法通过开锅形成有效的油膜结构。

我看不少的博主演示不锈钢锅具的开锅视频,是把不锈钢锅具加热到变色,也就是所谓的烤蓝,但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不锈钢跟熟铁在成分上有区别的。

熟铁开锅烤蓝形成的是四氧化三铁,利用这一点来进行防锈,但是不锈钢中含有大量的铬、镍等合金元素,大火烤蓝变色,其中很多是这类合金的氧化物,这样不光会破坏“不锈”性能,可能还会造成铬、镍金属的摄入量超标。

所以不锈钢作为炒锅的选项:否定。

涂层锅(不粘锅):

涂层锅的种类有不少,最常见的还是涂层不粘锅,也有陶瓷涂层的等等。不粘锅的基底材质也很多样,但大部分都是铝合金的,所以这里就不放导热系数表了,参考上面就行。

不粘锅为什么不粘我就不科普了,大家都知道。但是不粘锅的涂层长时间使用还是会脱落的,这主要是因为涂层喷涂烤结工艺带来的,喷涂就势必会存在孔隙,虽然是微米级的,肉眼不可见。

但在烹饪过程中,盐溶液会渗入,慢慢的涂层就会被破坏。不粘锅一般只能保持半年到一年的不粘特性,这也得是小心使用的情况下,暴力一点的话,3个月可能就报废了。

而且因为怕刮伤,不能用铁铲、铁勺和翻炒带骨头的硬菜。

优点也有,不粘锅非常适合刚下厨的新手,尤其是平底不粘锅,新手不会颠勺,平底锅可以铺的很开,让菜品均匀成熟,极大的保护了新手的做饭热情,而且一个不粘锅用坏了,正好厨艺也练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换锅了。

所以不粘锅作为炒锅的选项:新手或应急使用

熟铁锅:

熟铁锅是现在家里用的最多,而且是我主要推荐的炒锅材质,饭店的厨房里也都是熟铁锅,这其实也侧面的反应了,熟铁锅的优越性。

熟铁炒锅导热性好,蓄能适中,开火即热,关火即凉。锅身轻薄,使用不费力,养好不粘锅。适合中式爆炒,煎炒烹炸都适合用熟铁锅。

熟铁的材质纯净,延展性好,可以锻打的比较薄,锅身重量小,使用就会方便一些,导热性好吗,也没有升温不均匀的问题。

工艺上更好的熟铁锅,会使用氮化处理进行处理,窒化工艺就是让氮原子与铁原子结合,这样氧原子没有位置可以占领,铁锅的抗锈防腐和不粘能力就提升啦。

(窒化工艺就是氮化处理的别名,因为日本将氮元素称为窒素,所以大部分日牌的铁锅会使用窒化工艺这个词,现在一些商家把这两个词结合了一下,搞出了一个什么窒氮工艺,其实还是一个东西。)

熟铁锅是一种通俗的叫法,如果我们参考GB.9-和GB/T-的话,那么铁锅的材质准确来讲是碳素钢,但熟铁锅是行业内最通俗的称呼,同时也跟生铁锅相对应,所以我们还是称呼其为熟铁锅。

所以熟铁锅作为炒锅的选项:墙裂推荐

材质我们讲完了,根据上面的介绍,帮大家做一个小总结,以免大家看到这,还有点糊涂。

不用纠结啦,听我老赵的,因为你还没有看完,我还是锅界排行老三的人。

二、炒锅的开锅和保养真的那么多讲究吗?为什么我还是粘锅?

开锅养锅的说法一大堆,小红书上不少整的挺玄乎,搞得不少朋友都快把锅供起来了。

首先先说我老赵的结论,开锅没那么多的噱头,养护也没那么多的讲究。

就说为什么要开锅?清洁、防锈和油膜(开锅的油膜也就那么回事)。

铁质是容易氧化的,炒锅出厂的时候,商家会用涂蜡、涂油等方式,防止铁锅生锈。所以开锅的一个目的,就是除去这些防锈涂层和其他脏东西,水和洗洁精好好洗洗就完事。

厂家的防锈手段没有了,为了防止炒锅生锈,这时候我们就要烧热炒锅,倒入食用油,让锅的内壁充分的接触食用油,形成防锈层。锅的外壁只需要少少的涂抹一层就可以了。

油膜,这个就是炒锅后期不粘的秘密了,但是不要指望一次开锅,就能出现一口“不粘锅”,日常的使用中慢慢来就可以。不用过分保养,也不要大力的开锅。

炒锅买回来开锅,就是洗一洗刷一刷,大火烧透,倒入油,润好锅就行了,感觉不放心就润油两遍,可以的话,炒锅的第一次工作,可以是炸个菜品。

日常保养也不用太过麻烦,炒完菜,洗完锅,只要擦干表面或者放在灶上加热一下,让水分蒸发就行。不用每次都要擦油,没有必要。

每次炒菜热锅冷油,慢慢的锅自己就保养出来了。凉油热勺,解决大部分的粘锅问题。

而且我尤其要说的一点就是,锅的外壁偶尔擦点油不生锈就行。不然总是擦油,一段时间后外壁一层油渍,而且上灶炒菜,里外都冒烟,万一熏黑了脸蛋怎么办,何必呢。

我看到挺多人发自己的炒锅,说我这一口锅是养出来了。我一看好一口大黑锅。你那是油膜吗,你那是油污好不好,那么厚的一层油渍,可能真的是反复涂了层油膜才可以。

粘锅是真的不粘了,食材都碰不到铁,它怎么粘。

具体图片我就不放出来了,怕顺着网线被打,网上找个差不多的意思意思。那口锅整个锅身都有点像图片中画圈的部分。

养好的炒锅是油光黑亮的,不是乌黑的,是还能看得到、感觉到铁质的,不是只见油渍,不见铁锅。饭店那么高的使用频率也没有那个黑法,油渍把锅的把手都包住了,平常都不清洗吗,看着不难受吗。是在盘着玩,包浆呢吗。

大家平时炒完菜,该洗洗,只是不要用钢丝球那种去刷就行。

下面这张图片才应该是该有的样子,上面是家里的使用情况,下面是饭店的使用情况,在厨师的后面,虽然有一点虚化,但是还是能看出来黑亮的感觉,能感觉到铁的存在。

之所以吐槽这么多,真是有点看不下眼,这部分就说这么多了,下面开始上干货,一些品质好的炒锅推荐。都看到这了还不三连亿下下,三连的兵,三连的魂,三连都是人上人。

我自己家里的锅很多,炒锅就三口,收纳有点不方便,大家如果可以的话,1口或者两口就好了。

如果是一口炒锅的话就不要沾水了,只用来炒菜做油锅使用,所以得有一个专门的炖煮的锅,像是砂锅、珐琅锅这种。

两口炒锅的话,一口用来炒菜,作为油锅使用,一口用来制作带水分的菜,作为水锅使用。

三、适合家庭使用的炒锅品牌推荐

我推荐东西还是那句话,先看预算,在挑品牌,最后根据锅的口径和重量挑一口好锅。

接下来我会按照预算,将各个价位,品质较好的炒锅,将口径,重量等参数做好标明,大家看后在做决定。

熟铁炒锅推荐在前,涂层不粘锅推荐在后。

熟铁炒锅推荐:

-元预算

京东京造熟铁炒锅

最近不少的知友在问京造的这口炒锅怎么样,因为之前一直比较忙,今天正好有时间,就说说这口炒锅怎么样,是不是值得入手。

京造这个品牌,不少人都知道,是京东旗下的一个生活品牌,什么都卖,跟网易严选差不多的性质。

其实就是京东整合供应链的一种方式,找一些差不多的代工厂,生产的东西不能说多好,但是价格便宜,很多情况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京造的一些东西我在其他的攻略中也推过,像厨刀和珐琅锅都有介绍,走的都是性价比路线。这口炒锅也是这样,价格还好,工艺上的小毛病也有一些,具体下面分析,

不少知友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0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